2006年1月30日星期一

周遊古都

(2006/1/30-31, 曼德勒, Nylon Hotel)

阻人搵食
(30/1(大年初二))

    從地圖上看,在伊洛瓦底江河畔的曼德勒城正好在緬甸中間,正所謂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呵!這不是香港的樓盤廣告!),使這一帶成為古代緬甸首都選址的首選,就算是十九世紀英國逐步侵占緬甸時,最後兩代緬甸國王也是以曼德勒為國都,對抗以仰光為首府的英屬印度統治的下緬甸殖民地政權。

    既然曼德勒周邊有多個古老緬甸王朝的古都遺址,我當然也要去看看,不過既然眾古都是在曼德勒周邊,即是要坐車去了,可是包一天藍色的士車仔要成US$12元之多,所以我一早起來吃過早餐後便到街上找人合伙包車。本來Nylon Hotel的伙計一早說找到一對老外夫婦和我包車的,可是等到這對德國老夫婦從房間下來時才說清楚他們想自己一台車,於是我便跑到Royal Guesthouse門口找人包車。

    Royal Guesthouse看店的小妹說還有一個女遊客包了車子還未出發,我便在門口等她下來,這時本來在門口打躉的的士司機便十分不高興,怕我會把他的客人拐走,結果我等了十幾分鐘都未見有人出來,把心一橫還是自己坐車算了,便回到Nylon Hotel門口找了一的士講價,的士司機見早上的遊客都走得七七八八,最後講好了US$10包車一天遊Sagaing, Inwa和Amarapura三個古都。

    聽說這些藍色的士車仔都是幾十年前從印度引進的,除了司機位旁邊有個正經點的座位外,後面便是一個小貨卡,現在我一個包車子當然是坐在司機位旁邊,開車的也是一個後生哥哥仔,一開車便問我是從那裡來的,我循例便叫他自己估下,當然他又是說估來估去不是日本便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總之是說不出我是何方神聖。我想這傢伙可能平日開車實在是太無聊了,加上緬甸路上沒有多少車輛,不用太費神留意交通,所以開車時除了口水多多外,還常常掛著四處望女仔,真係有點無聊。

Sagaing 山

    因為緬甸公路交通疏落,我們不一會便離開了人多車少的曼德勒市區,駛上南邊通往古都的公路上,大約開了大半個小時車子來到一個檢查站前,原來這裡是旅遊局的門票檢查站,這司機哥仔第一時間停車跑到檢查站去,原來是要跟賣票的小姐搭訕,檢查站賣的Sagaing和Mingun門票只雖US$3,那麼我明天坐小輪到Mingun玩時也能用今天買的門票,算起來比曼德勒旅遊局的統一門票化算得多。買票時照例要登記護照,司機哥仔便哄著賣票的小姐,才知道我是香港人,才說怪不得估不到我來自何方,因為這裡甚少有香港來的遊客。

    過了檢查站還要經過一條汽車火車共用的鐵橋橫過伊洛瓦底江才能到Sagaing,因為緬甸是由一個禁閉落後的軍政府統治,所以有在鐵橋上有士兵守衛和不能拍照(可能佢地仲未知現在太空有人造衛星,網上有Gxxgle Earth之類的東西),出入鐵橋的路口也是我在緬甸唯一遇上塞車的地方,過了河車子再爬上一座小山的山腰,便見一道連接Sagaing山山頂的有蓋長廊,司機叫我在這裡開始登山,和切記等會下山時千萬不要走錯樓梯,要不然我便會找不到車子,要走路回曼德勒市去。

 Sagaing山的登山長廊
Sagaing山頂風景

    樓梯爬了一半時遇到一個正在落山的德國肥叔叔便聊了幾句,看到他拖著沉重的身軀光著腳落樓梯也爬得這麼辛苦,三步一小休,五步一大休,便暗自慶幸剛才沒有和那對德國老夫婦同車,因為他們份量十足,年紀又大,若要和他們一同爬樓梯豈不是要有排等?

    爬到Sagaing山山頂,照例那裡也是有一座大金塔,雖然在緬甸差不多天天都能看到這些黃金佛塔而看至熟口熟面,可是在燦爛的陽光下大金塔也是一樣的耀目,只是因為天空中煙霞甚多,在山頂往下望只見一片灰芒芒的無甚看頭。

Sagaing山的大金塔

日本人塔

    在大金塔的另一邊有一座較新的佛塔,這座佛塔比大金塔小得多,最奇怪是佛塔的白色石基上刻了中文字,我靠近一看才發現是些日本人的名字,跟著我又看到旁邊的一座石碑,說明這座佛塔是些日本老兵和遺屬在戰後回到緬甸為二戰期間在這Sagaing山一帶戰歿的戰友和親人所建的慰靈佛塔,希望使當年戰死的人們能夠得到安息,和祈求世界和平和再沒有戰爭,而佛塔上所刻的正是當年戰死的軍人的名字。

    其實當年緬甸的戰況十分激烈,戰爭初期日軍把英國的殖民地駐軍從緬甸趕到印度去,當時中國國民黨政府鑒於緬甸是中國僅餘連接盟國取得必需戰爭物資的陸路生命線-滇緬公路的終點,故也派軍出國參戰,結果卻在接連指揮失當下大敗而回,只有少部份敗軍能撤退到印度去,後來這支敗軍在印度重新訓練和裝備先進的美式武器,聯同盟軍的英美和印度部隊反攻緬甸,日本人雖然戰意堅強,但是風雲逆轉,加上因為日軍的殘暴侵略而失去了初期緬甸人的支持,結果兵敗如山倒,曼德勒會戰中也是緬甸戰役中最激烈的一仗之一,日軍在英印軍強大的炮火下死傷慘重,想到這標誌著和平的佛塔是要安息當年戰爭中死去的侵略者,真是有點兒諷剌。

日本人塔
白色基座上刻滿了戰殁日軍的名字

    順帶一提,從英治殖民時代起,英國人為了開發緬甸的經濟而引進了大批的中國小商人和印度勞工和農民,結果這政策大大改變了緬甸的人口比例和財富分佈,財富和土地漸漸集中在佔人口小數的華人和印度人手上,理所當然這些人在二戰和獨立後的紛亂中成為被針對迫害的對像,加上49年國民黨敗軍從大陸退入滇緬邊界的緬甸國境,在美國和台灣的支持下成為割據一方的外來侵略者,緬甸人對華人的猜疑更甚。

    慢慢地中國人在緬甸的印記被刻意地抹去,所以在緬甸戰役中陣亡的國軍,不像當年的死敵般有後人來為他們建寺立碑,幾經磨難後,現今留在緬甸的華人只有安靜地開著唐餐館,開的士,和搞玉石買賣出口的生意,今天能在緬甸常見的中國影響力反映在緬甸軍隊中大量使用的國產東風和解放牌大卡車,還有在這世界工廠中廉價生產傾銷海外,從而充斥緬甸大小市場的各式國產低檔商品。

Inwa-古木寺

    離開Sagaing山後,下個要看的是位處伊洛瓦底江畔平原上的Inwa,這裡是四座古都中最古老的一座,的士來到一條小河邊的小村子旁,司機哥仔說跟著我便要在這裡下車坐船渡河,到對岸租輛馬車到散落在稻田之間的古蹟參觀,不過之前當然是要先買門票啦,沒有統一門票也沒有問題,因為司機哥仔說他可以把我弄過關,只要我付丁點兒黑錢便成了,於是連同等會兒坐的馬車,我在Inwa花了約US$5作買路費,加上剛才在Sagaing付的US$3,總算比US$10的統一門票便宜丁點。

Inwa的渡船上

    Inwa最有趣的地方是一座有幾百年歷史的古老柚木佛寺Bagaya Kyaung,其實東南亞和中國的古建築都是以取材和加工方便的木材為材料,可是東南亞潮濕多雨的天氣,加上動蕩不穩的政局,大多大形的木構建築不是因為日久失修又或是在戰亂火災而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所以在Inwa至今能保存著全世界最古老的柚木建築,可說是緬甸人對佛教的尊崇愛惜的意外結果。到了今天這座被樹蟲蛀得七七八八的古寺,仍舊是當地人生活中常來禮佛的地方,佛寺中還住有不少和尚在唸經習佛,我來參觀的中午便遇上一班小和尚在寺內上課(順便在胡鬧嬉戲),十分有趣。

Bagaya Kyaung寺內閒聊的和尚

    坐馬車穿過鄉間的田園小徑,參觀過柚木佛寺Bagaya Kyaung, 江邊舊城牆的塔樓Nanmyin 和古佛寺Maha Aungmuye Bonzan後便坐渡船回到剛才停車的小村子前,在渡口旁的一家簡陋的小飯店吃了個非常豐富緬甸午餐,有緬甸咖喱雞,菜湯,一大碟白飯和雜菜,還有水果,真是飽死人了,而且價錢還十分便宜。

    在小店吃飯時司機哥仔拿出他太太給他準備的溫馨飯盒吃,因為我請他飲汽水消暑,他便請我吃了件溫馨小鴨腿,不知是否緬甸太窮搞到連D雞鴨都冇啖好食的關係,午餐吃的雞鴨都是細件得好像營養不良般只有皮包骨沒有半兩肉的,但這是不會影響我們吃飯的興致的。

Inwa郊外的水槄田和大金塔

    吃飯時有又兩個司機帶了一個鬼妹到店裡吃飯,原來司機哥仔和他們都是認識的,大家便坐在一起吃午飯,聊天時才知其中一個司機的客人正是今早我等的那對德國老夫婦,司機說那夫婦一路在車上不停地吵架,差不多要煩死他了,而那個鬼妹則是今早我在Royal Guesthouse等的那位小姐,那位小姐一個人從西班牙到東南亞旅行,也是昨天剛到曼德勒,真是巧合了。

Amarapura-烏本橋

    跟著又開了大半個小時車到最後一站Amarapura,Amarapura就在曼德勒市南邊十公里左右,這裡有幾所大的佛寺,每天清早都會有近千身穿深紅色的袈裟的僧人從寺院列隊出發到附近村莊化緣,蔚為奇觀,故每天早上都會吸引些外國遊客來看熱鬧,不過我來到Amarapura時已是下午4時多,無緣看到如此盛大的場面。

烏本橋上

    Amarapura另一賣點就是有二百多年歷史的柚木長橋烏本橋(U Bein's Bridge),相傳這座木橋是很久以前這裡一位叫烏本(U Bein)的市長,利用已荒廢的皇宮的木材建造,以方便住在河兩邊的居民和僧人渡河,直至現在人們每天仍會走過這道古橋渡河到對岸上學上班和化緣去,只是這道年事已高的古橋不少橋板和橋柱都已被蟲蛀壞,我橋上走過時也得放輕腳步,生怕用力過度把脆弱的橋板踏破而掉到河裡去。

    我在橋上遊來遊去時又遇到剛才Inwa午飯時碰到的西班牙女孩,便一起過橋到對岸橋頭一家茶座飲支緬甸可樂聊聊天等日落,原來她以前曾經隻身跑到東亞旅行,在澳洲逗留了差不多一年時間才回家,因為久在國外旅行,英文說得不錯,回家後便在西班牙航空公司找到一份機場櫃位服務員的工作,這份工作除了偶然要到國外工作外,還有長假期和能夠買到平價機票四處去旅行,說起來真是一份Dream Job!

烏本橋一景

    聊到差不多我們便到橋邊四處看看,可是岸邊和橋中間的小島上滿佈垃圾,臭氣沖天中人欲嘔,還是走回橋上一邊隨便拍照一邊慢慢走回對岸,然後再租隻小艇到河上等睇日落。船伕帶我們在橋下轉了個圈後,便划到橋東邊睇日落的最佳位置守候,這時西班牙小姐才發現只剩下兩三張菲林,她剛才在橋上閒晃時不住用她的“Cannon”大炮相機拍照,結果到了最令人期待一刻-“烏本橋黃昏”時卻不夠菲林用,這時大家隨身都沒有多餘未用的膠卷,在河中心又不夠時間趕回岸上去買,彈絕糧盡的景況可是每個拍友去旅行時最難過的時候了。

    正當西班牙小姐在惆悵如何善用餘下兩張菲林時,我們旁邊陸續有其他小船載著遊客來等日落,這時我聽到隔鄰的小船上有兩位小姐在講國語,我當然不會放過這次搭訕的好機會啦!原來她們是台灣來的遊客,趁過年的長假期和一班朋友包團到緬甸玩,她們兩人見河邊有船出租便即興遊船河,還打算看過日落後再坐船到對岸去,我心想太陽落山後河面上漆黑一片又有甚麼可看呢?而且黑夜裡她們兩個女子和一個陌生的船伕在一起會否有危險呢?便轉過話題說郊外晚上有很多蚊子咬人,尤其是在河邊的蘆葦叢中就最多蚊子了,果然她們聽了後便商量等會看過日落後早點回岸上去。

烏本橋的日落
在河上等待日落的遊客

    看過日落回到岸上,因為我替西班牙小姐拍了張船上睇日落留念照,在車子旁邊交換過電郵後便各自坐車回曼德勒市裡去。從早到晚玩了一整天感到很累,匆匆吃過晚飯後便趕回房間沖涼睡覺,才發現廁所水喉沒有水不能洗澡,只有爬到地下大堂找伙計幫忙,他們弄來弄去後也不知水管出了甚麼問題,唯有安排我搬到二樓的房間去,這樣我豈不是要在新房間裡重新殺過一遍蚊才能睡覺?

Mingun-明根佛塔
(31/1 (年初三))

    早上坐三輪車到伊洛瓦底江邊的碼頭坐船到上遊的不遠的明根(Mingun)去,在碼頭等船時聽到前邊不遠的河岸樹蔭下傳來陣陣音樂聲,後來聽同船的一個遊客說原來那裡正有一個婚宴在舉行中,怪不得如此熱鬧。

伊洛瓦底江上的渡輪

    遊河船上大約坐了二十個遊客左右,其中有一對中年黑衣男女一看便知是祖國同胞,皆因男的穿著一套國產黑西裝和黑皮鞋,拿著一部大炮相機連長腳架,女的則身穿紅黑色配搭的套裙和一對黑色高跟鞋,和船上其他遊客一身輕鬆的旅行便裝相比顯得過份的隆重,他們就好像一對整盛裝趕赴國慶酒會的嘉賓混在一班出發去郊遊的街坊之間,不過那女士的輕功可真厲害,不論是從泥岸走過獨木板登上搖晃不定的遊河船上,又或是等會在明根的泥灘荒地上奔走都能如履平地,奔走自如。

伊洛瓦底江畔的白色石獅子
小尼姑的午課

    因為是逆流而上,小船花了一個多小時才來到明根,我們登岸的泥灘附近有一座白色的小佛寺,佛寺前有一道一直伸至河邊的白色石階,石階前有一對面向伊洛瓦底江的白色石獅子守衛著,一眾遊客吵吵鬧鬧的在石階前影相遊玩一番,盡興離去後,寺裡的小尼姑才有空到石階上打掃。


巨大的明根佛塔

    跟著我們走到明根佛塔去遊玩,明根佛塔是以前緬甸王國最強盛時,一位野心勃勃的君主好大喜功的一項大白象工程,他本想在這裡建一座全緬甸,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佛塔,可惜佛塔的基座剛建成不久便被一場大地震震壞了,因為嚴重受損佛塔無法修復,逼便國王終止這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工程,只餘下崩壞了的佛塔和前邊一對半完成的巨形守護石獅子供後人憑弔,而佛塔也成為遊客登高遠眺伊洛瓦底江風光的好地方。

攀上明根佛塔的梯級

    從明根佛塔下來,我發現佛塔前面的兩棵大榕樹下各架了一個供人休憩的木台,我便學本地人一樣躺在樹蔭下木台上乘涼,這時又見到昨天那對台灣小姐和她們的朋友坐車來遊玩,我們在樹蔭下聊了一會,初時還以為她們是一對朋友又或是兩姐妹,這時才知原來她們是兩母女,我這美麗的誤會逗得那位“大姐姐”十分高興呢!

七級浮屠(Hsinbyume Paya)
明根大鐘

    跟著我還去七級浮屠(Hsinbyume Paya)和明根大鐘遊玩,我貪玩鑽到明根大鐘下看看,發現原來也有不少無聊人曾鑽到大鐘底下,還在大鐘裡邊刻字留言,臨走前我還貪得意拿起旁邊敲鐘的木頭敲敲鐘,不知有否嚇到外面的人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